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元宵節,逛廟會是廣州比較熱鬧的元宵習俗之一,從二六三辦公大廈出來后,去廣州的老城區逛了一圈,已經感受了到了濃濃的節日氛圍。
1、元宵寓意
說到元宵,大家都會想到吃湯圓、送花燈、猜燈謎、舞獅等傳統習俗,各地還有一些地方特色的習俗,但都會和團圓美好的寓意相關。如:吃湯圓代表著團團圓圓; 送花燈則表示希望女兒婚后吉星高照;猜燈謎則寓意著喜氣洋洋、平平安安;舞獅則象征著消災除害、吉祥如意……
元宵節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則于東漢明帝時期盛行,每到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 賞燈、猜燈謎、吃元宵,熱鬧非凡。也正是這樣,給了古代風流才子題詩作賦的絕佳場景,也給了常年不出閨門的女子結伴出行的寶貴機會;也正因如此,我們才能在很多文人墨客的詩詞之中,讀到元宵佳節唯美邂逅的浪漫故事。
2、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句詩詞想必很多人都能脫口而出,印象里我最早知道是在王國維《人間詞話》里: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第一種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第二種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種境界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后來才知道,這句詩其實是辛棄疾在元宵佳節上寫的: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整首詞描繪的正是元宵之夜賞燈熱鬧非凡的景象:游女們成群結隊,歡聲笑語,一回首,她就在那燈火寥落的地方靜靜地站著。最后一句的釋義千萬,但那時那景,詩人辛棄疾何嘗不闡釋的是一見鐘情的愛情邂逅呢?
3、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歐陽修的這首詞講述的是一個悲情故事:去年今日一對戀人在元宵之夜相遇約會之后,今年元宵卻孤身一人,睹物思人,戳中淚點,濕了青衫。
歐陽修通過把今年和去年元宵之夜對比,把孤身一人面對圓月花燈的景象描繪得淋漓盡致:月圓之夜,物是人非,悲上心頭。
4、尾聲
古代還有很多關于元宵佳節的邂逅故事,只是有的唯美,有的悲涼。古代要求女子不亂出閨門,元宵節,這樣熱鬧非凡的日子恰好給了古代青年男女提供了邂逅的機會,所以說元宵節除了吃湯圓、送花燈、猜燈謎、看舞獅,還有你不知道的邂逅!
其實,元宵節對我們而言,不僅是一個節日,還是一種承傳、一份情感、一絲牽掛和一份美好的愿望。不管你今天在哪里、和誰在一起、在做什么,都愿所有人能和自己的至親至愛團團圓圓、美美滿滿、順順利利,享受現在,珍惜未來,元宵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