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最近很多人朋友圈都在刷許巍的新歌,僅憑這四句歌詞,就能觸動萬千網友的內心,與其說這是許巍的魅力,不如說是對許巍歌曲道出生活態度的熱愛和共鳴。
1、大多數人的生活:眼前都是茍且,詩和遠方就像泡沫,一戳就破
我一要好朋友經常跟我聊兩個話題:“生活本不該這樣”,“人生的意義何在”;這確實是令人惆悵的問題,我想大多數人都有過被生活強奸過的感受:無力反抗,也不想默默承受;但生活本該怎么樣呢?高曉松說:應該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不可否認的是這個現今的世界,我們都為欲所迷、為欲所困:權利、名聲、金錢、物質,我們不惜一切只為得到,甚至傷痕累累,心累到無處安放,生活對大多數人來講,眼前的都是茍且,詩和遠方就像泡沫,一戳就破,但它確實存在,只是在茍且過后的遠方。
2、許巍的茍且、詩和遠方的田野
86年,許巍18歲,那年他選擇背著吉他離家出走,到93年樂隊解散選擇北漂,這漂泊的七八年里,我猜想著,那個時候,他應該和我們多數的年輕人一樣,也在想“生活本不該這樣”,內心的孤獨、苦悶、甚至理想情懷無人理解,這就是眼前的茍且,但阻止不了對詩和遠方的向往。
直到96年由許巍作詞作曲田震演唱的《執著》紅遍大江南北,他才為更多人知曉,這應該是許巍向他的詩和遠方邁進實質性一步的開始:"每個夜晚來臨的時候,孤獨總在我左右……在我溫柔的笑容背后,有多少淚水哀愁……我想超越這平凡的生活,注定現在暫時漂泊,無法停止我內心的狂熱,對未來的執著。"
后續他陸續出了一些專輯,直到《藍蓮花》的高度傳唱:“沒有什么能夠阻擋,你對自由的向往……穿過幽暗的歲月,也曾感到彷徨,當你低頭的瞬間,才發現腳下的路,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遠,盛開著永不凋零”,熟悉的旋律,唱出了對夢想追求的堅定不移,觸動了萬千還在路上的人;到后來的《完美生活》,再到最近高曉松作詞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刷爆朋友圈,這或許就是許巍一直的堅持換來的詩和遠方的田野。
3、經得起眼前的茍且,才能擁有詩和遠方的美好
有人說,對于還在路上的人,每個人的歲月里都有一首許巍。聽過他的歌就會發現為什么那么多人為之買單,歌里充滿著當下茍且狀態感同身受的娓娓道來,又表達著對詩和遠方的執著和憧憬,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講,這或許是最大的慰藉吧。
許巍的故事,說出來貌似和我們沒有半毛錢關系,但這確實是別人走出來的人生,生活一直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但是眼前的茍且也是必不可少的,經得起眼前的茍且,才能擁有詩和遠方的美好。如果你知道那片海的方向,就不顧一切的去追尋吧,永遠不要放棄對未來的執著,不管你信或者不信,這個世界是屬于有心人的世界,心在哪里財富就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