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生命從頭到尾都是一場浪費,你需要判斷的僅僅在于,這次浪費是否是美好的。”我們在追求美好,但又不止于此,諸如愛情與生活、自由與財富、情懷與理想……
拿剛剛結束的雙11來說,交易額突破了1207億,無線占比達到了81.87%;在馬云剛推出雙11的09年,這個數字是無法想象的;現在看來,馬云當初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的小目標基本實現,而且還在樂此不疲的繼續著,并將繼續擴大他想改變的領域。
當然這都離不開我們的貢獻,因為現在的我們生活基本離不開手機,打開手機基本離不開微信、淘寶、支付寶……所以它們成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但也正因我們的參與成就了他們對美好的追求。
【我們用的不是手機,是企業家的追求、情懷和理想】
說到手機,可能沒有人不知道喬布斯,雖然智能手機的先驅不是蘋果,但蘋果手機的推出絕對是對這個行業的洗禮,涌現出了一大批挑戰者、追隨者和模仿者,無數果粉為之瘋狂,也因此國內的很多企業享受到了移動端的紅利,消費者也享受到了科技和技術革新的樂趣。
在國內,和手機磕上的有羅永浩和雷軍。國慶期間,在上海世博園中國館里,老同學望著不遠處的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說:“10月18日老羅的錘子發布會就要在那里舉行了”,我回答道:“又有相聲看了”……很多人和我一樣看他的發布會就是沖著他的單口相聲去的,但這一次的發布會確實帶來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真所謂“錘子的一小步,智能手機的一大步。”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錘子M1推出的三大交互設計:定制版的訊飛語音識別、Big Bang的語義識別和One Step 的多任務切換。定制版的訊飛語音輸入法以高達97%的準確率可實現連續精準的大量文字輸入,不用再擔心PC端的輸入很舒暢而手機端的總會有局限,事后親測,便默默的將手機輸入法換了;不得不說這場發布會手機不一定大賣,但這個輸入法是火了。
以前,你可能在為想用別人發過來的大段文字里的一兩句話要復制粘貼刪減,或圖片的一段文字束手無策;現在Big Bang大爆炸的功能絕對驚艷:用拇指大面積按壓屏幕中的文字,便會將按住的段落文字全部“炸開”,按照語義智能拆分成易于選取的獨立字和詞,你可以隨心所欲地選擇,并直接搜索、分享和復制,方便快捷。
以前,看到一張好的圖片想分享給好友,都要保存到本地,然后找到聯系人,再選擇圖片發送;現在只要一步拖進聯系人即可實現;如果你看的圖片是用品,一步拖進淘寶的應用就能自動搜索;這就是One Step的應用場景,在多個應用之間把數據一步轉移、合并處理,用老羅的話說“人生苦短,能2步走完的路,就不要走9步。”
這就是羅永浩浪費生命在做的事情,從一個英語老師跑出來做手機,磕磕絆絆的4年,死磕的工匠精神,這次沒磕出驚艷的工業設計,倒是實現了震驚業界實用的交互設計,雖然技術實現并沒有太大門檻,但第一個做到的永遠值得尊敬,更別說他還把兩項技術開源了,以后會在越來越的終端接觸到這兩項功能,成功的從談情懷和理想主義到推動行業發展,對美好有追求,總能不一樣。
還有雷軍和他的小米,從歷時五年創造國產手機神話,到15年底開始被唱衰,然而10月28日推出的小米MIX全面屏概念手機又震驚了業界,讓人又看到了當年要做一個百億美元公司的雷軍,真正讓人覺得小米是在探索黑科技了:超高的屏占比(6.4″全面屏,91.3%屏占比),消失的聽筒、距離感應器、陶瓷聲學系統、全陶瓷機身……極佳的工業設計加上滿血的硬件配置,再加上逆天的價格,成為史上第一款因為定價過低被吐槽的手機,俘虜了大量米粉、路人甚至黑子……
像雷軍這樣本就自帶光環的人,不惑之年要為發燒而生創業做手機,懷揣理想的折騰,不停探索黑科技,用更低的價格給人們帶來更優質的產品,美好的背后,都是愿意把生命浪費于此的人的努力探索,我們才看到并用上了讓人驚艷的智能手機。
【我們玩的不是程序,是工程師的探索、邏輯和思想】
有了智能手機,移動終端就變成了巨大的流量入口,所以各類APP都搶占著你的手機,其中用戶量和黏性較大的還是張小龍推出的微信。
微信大家都很熟悉,除了便于溝通,還能接受訂閱號的內容、享受服務號的服務,當然還有個企業號。訂閱號的出發點是為用戶提供內容,都成了營銷的戰場;服務號的出發點是為用戶提供服務,最終沒有幾個做起來的;企業號就更不用說了,第三方的接口推廣起來并沒有那么理想,今年推出的企業微信也不溫不火;所以問題來了,微信想成為超級入口,光靠占領用戶的社交時間是遠遠不夠的,它還要占領更多的應用場景,所以小程序出現了。
張小龍對小程序的定義是不需要下載安裝即可使用的程序,即用即走,觸手可及,希望小程序快速的實現直達服務。從今年年初剛開始宣布要做應用號,到11月3日小程序公測,雖然從現在的結果來看,可能并不像大家猜想的那樣會有很多的營銷機會,因為小程序不會像訂閱號服務號那樣有關注、分享到朋友圈和外鏈的功能,甚至明確規定游戲、直播、鏈接互推都是禁止的,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機會,反而機會不少,比如在2B的市場。
說個實際的應用場景,我們經常會跨部門找資料要文件,現在大多數的做法要么找資料的所有者,要么在局域網內的指定路徑去訪問,當然還有一些云盤,但是都難免遇到資料不一定是最新版的問題;如果有一個“企業網盤”的小程序,資料所有者隨時隨地可更新,資料需要者只需要打開這個小程序就能獲取到最新的版本,是不是會很方便呢?現在企業級市場,像263企業網盤這類的軟件,既能只支持文檔、音頻、視頻、圖片等多種文件傳輸并實現多級訪問權限,還能同時進行文件討論、審批和多平臺操作,本就很適用于公司內部資料共享的應用場景,所以使用頻率較高的2B 類產品或工具在小程序里可能會廣受歡迎。
當然我不懂技術,也不知道小程序會怎么樣,只是天馬行空,但我們所在使用的這些程序和工具都是工程師們的不停探索,才有了我們實在的感知和體驗,有時候很羨慕他們能把青春貢獻在能讓人們感知到的偉大產品上,我覺得他們是驕傲的,生命本該如此。
【美好,因為找到值得用生命去浪費的東西】
不管是喬布斯,馬云、雷軍、羅永浩還是張小龍,他們的熱衷影響了我們的工作生活方式,現在我們看到的,很多都是以前不能想象的,購物、支付、出行……換句話說,所有現在看來不可想象的,在未來終將化為平常,因為人的好奇心和欲望:“越看不見的,越想去看;越不知道的,越想知道答案。”
雙11已經結束,2016也所剩無幾,不知道你今年的清單是不是和我一樣,總有些條目是年復一年,但我總覺得生命應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比如讀書,因為它是通往未來世界的門。(PS:后附值得浪費生命的書單,圖片來源網絡)
附:一張值得浪費生命的書單
互聯網類(I)
I1:《數據之巔》,徐子沛,中信出版社;
I2:《大數據時代》,舍恩伯格,浙江人民出版社;
I3:《失控》,凱文·凱利,電子工業出版社;
I4:《必然》,凱文·凱利,電子工業出版社;
I5:《從0到1》,蒂爾,中信出版社;
I6:《互聯網:從IT到DT》,阿里研究院,機械工業出版社;
I7:《場景革命》,吳聲,機械工業出版社;
I8:《超級IP》,吳聲,中信出版社;
I9:《認知盈余》,克萊·舍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10:《長尾理論》,安德森,中信出版社;
I11:《爆發》,巴拉巴西,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12:《免費》,安德森,中信出版社;
I13:《浪潮之巔》,吳軍,人民郵電出版社;
I14:《工業4.0大變革》,水木然,電子工業出版社;
I15:《時代之巔》,水木然,電子工業出版社;
管理類(M)
M1:《金字塔原理》,芭芭拉·明托,南海出版社;
M2:《領導力21法則》,約翰C·麥克斯維爾,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M3:《華為工作法》,黃繼偉,中國華僑出版社;
M4:《萬達工作法》,萬達企業文化中心,中信出版社;
M5:《跨界戰爭》,水木然,電子工業出版社;
M6:《聯盟》,里德·霍夫曼,中信出版社;
M7:《重新定義管理》,布萊恩·羅伯遜,中信出版社;
M8:《創新者的窘境》,克萊頓·克里斯坦森,中信出版社;
M9:《從優秀到卓越》,柯林斯,中信出版社;
M10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德魯克,機械工業出版社;
M11:《執行力》,姚子,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M12:《隨機漫步的傻瓜》,塔勒布,中信出版社;
M13 :《商業模式新生代》,奧斯特瓦德 ,機械工業出版社;
M14:《游戲化思維》,凱文·韋巴赫,浙江人民出版社;
M15 :《游戲化革命》,蓋布·茲徹曼,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M16:《高效能工作整理術》,畢肖普,中信出版社;
M17 :《決策的藝術》,約翰 S.哈蒙德,機械工業出版社;
M18:《這本書讓你不煩躁》,安德魯·伯恩斯坦,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營銷類(Mk)
Mk1:《定位》,特勞特,機械工業出版社;
Mk2:《參與感》,黎萬強,中信出版社;
Mk3:《我的互聯網方法論》,周鴻祎,中信出版社;
Mk4:《怪誕心理學》,理查德·懷斯曼,湖南文藝出版社;
Mk5:《烏合之眾》,勒龐,中央編譯出版社;
Mk6:《讓創意更有粘性》,希思,中信出版社;
Mk7:《瘋傳:讓你的產品、思想、行為像病毒一樣入侵》,喬納.伯杰,電子工業出版社;
銷售類(S)
S1:《一本書讀懂銷售心理學》,李昊軒,中國商業出版社;
S2:《結構思考力》,李忠秋,電子工業出版社;
S3:《電話銷售的成交技巧》,李智賢,機械工業出版社;
S4:《溝通的藝術》,羅納德B阿德勒,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S5:《非暴力溝通》,盧森堡,華夏出版社;
S6:《關鍵對話》,帕特森,機械工業出版社;
S7:《奢侈品的銷售藝術》,羅賓·倫特,機械工業出版社;
S8:《銷售和服務新規則》,戴維·米爾曼·斯科特,機械工業出版社;
團隊類(T)
T1:《重新定義團隊》,博克,中信出版社;
T2:《不懂帶人你就自己干到死》,卡夫曼,文化發展出版社;
T3:《激活個體》,陳春花,機械工業出版社;
T4:《上任第一年1》,琳達希爾 ,機械工業出版社;
T5:《上任第一年2》,琳達希爾 ,機械工業出版社;
產品類(P)
P1:《四步創業法》,Steven Gary Blank,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P2:《有的放矢》,Nathan Furr,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P3:《啟示錄:打造用戶喜愛的產品》,Marty Cagan,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P4:《淘寶十年產品事》,蘇杰,電子工業出版社;
P5:《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蘇杰,電子工業出版社;
研發類(R)
R1:《計算機網絡:自頂向下的方法》,庫羅斯,機械工業出版社;
R2:《騰云:云計算和大數據時代的網絡技術揭秘》,徐立冰,人民郵電出版社;
R3:《深入理解計算機系統》,布萊恩特,機械工業出版社;
歷史類(H)
H1:《人類簡史》,尤瓦爾·赫拉利,中信出版社;
H2:《大國崛起》,唐晉,人民出版社;
H3:《魚羊野史》,高曉松,廣東人民出版社;
H4:《極簡歐洲史》,約翰·赫斯特,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H5:《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亨廷頓,新華出版社;
H6:《血酬定律》,吳思,語文出版社;
H7:《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諾斯,北京大學出版社;
小說類(N)
N1:《解憂雜貨店》,東野圭吾,南海出版社;
N2:《追風箏的人》,卡勒德·胡賽尼,上海人民出版社;
N3:《激蕩三十年》,吳曉波,中信出版社;
N4:《白夜行》,東野圭吾,南海出版社;
N5:《活出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爾,華夏出版社;
N6:《s.忒修斯之船》,J.J.艾布拉姆斯,中信出版社;
N7:《高盛危機》,李德林,北方聯合出版社;
N8:《我與世界之差一個你》,張皓宸,天津人民出版社;
N9:《那時我們還不怕想愛》,飛行官小北,湖南文藝出版社;
N10:《哪一年讓一生改變》,姬流觴,朝華出版社;
N11:《魯班的詛咒》,圓太極,江蘇文藝出版社;
文藝類(I&A)
A1:《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張嘉佳,湖南文藝出版社;
A2:《這么慢那么美》,羅敷,中國友誼出版社;
A3:《不二情書》,薛曉路,現代出版社;
A4:《斷舍離》,山下英子,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A5:《超越孤獨》,克里希那穆提,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A6:《不畏將來 不念過去》,十二,江蘇文藝出版社;
A7:《退步集》,陳丹青,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A8:《喪家狗》,李零,山西人民出版社發行部;
A9:《一九八四》,奧威爾,上海譯文出版社;
A10:《我們仨》,楊絳,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A11:《孤獨深處(北京折疊)》,郝景芳,江蘇文藝出版社;
A12:《目客》,Lens,中信出版社;
A13:《賴聲川的創意美學》,賴聲川,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A14:《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吳曉波,浙大出版社;
A15:《繁花》,金宇澄,上海文藝出版社;
A16:《恰如其分的自尊》,克里斯托夫安德烈,新知三聯書店;
A17:《鯨魚哲學》,布蘭佳,南海出版公司;
其他類(O)
O1:《what if》,蘭道爾·門羅,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O2:《如何閱讀一本書》,艾德勒,商務印書館;
O3:《拖延心理學》,博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O4:《數學之美》,吳軍,人民郵電出版社;
O5:《極簡統計學》,小島寬之,臺海出版社;
O6:《人性的弱點》,卡耐基,北京聯合出版社;
O7:《無量壽經》,夏蓮居,藏文古籍出版社;
O8:《看見》,柴靜,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O9:《I Have a Dream》,Margaret Davidson,Scholastic US;
O10 :《拆掉思維的墻》,古典,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O11 :《跑步圣經》,喬治希恩,浙江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