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于國家網絡安全的話題再起漣漪,警醒了我國對網絡安全風險的思考,并引發了一系列的討論。
早在4月15日、7月8日,中國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等機構連續發布了兩次專題報告,揭露了美方利用所謂“伏特臺風”虛假敘事行動計劃對我國抹黑的真實意圖。
10月14日,我國網絡安全機構第三次發布專題報告《“伏特臺風III”——揭密美國政府機構實施的網絡間諜和虛假信息行動》,進一步公開美國政府機構和“五眼聯盟”國家針對中國和德國等其他國家,以及全球互聯網用戶實施網絡間諜竊聽、竊密活動,并掌握了美國政府機構通過各種手段嫁禍他國的相關證據,另外還有他們采取“供應鏈”攻擊,在互聯網設備產品中植入后門等事實。
10月16日,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在官微發布題為《漏洞頻發、故障率高 應系統排查英特爾產品網絡安全風險》的文章,明確指出了其四項安全問題:一是安全漏洞問題頻發;二是可靠性差,漠視用戶投訴;三是假借遠程管理之名,行監控用戶之實;四是暗設后門,危害網絡和信息安全。
曾幾何時,國際巨頭以其先進技術和成熟產品主導市場,國產廠商只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尋找生存和發展空間。據了解,英特爾CPU在我國臺式機、筆記本和服務器市場的份額均在80%以上,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用戶都都對其高度依賴。攻擊者可以利用硬件漏洞竊取我國的國家機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甚至可以隨時癱瘓我國的信息系統,嚴重危害我國的國家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
因此,對于已占據信息系統核心位置的基礎設施風險,我們應當將預警和應對方案提至最高防范級別,并且加速構建國產化替代能力,突破國際巨頭的技術壟斷,時不我待。
作為國內率先開展數字技術創新應用的先鋒企業,263集團深知堅守信息安全不僅體現著企業產品和服務質量,更關乎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在辦公軟件領域,263在行業應用場景需求的帶動下,做到了早布局、多產品、強研發,積極構建信創生態圈,穩步聚焦技術創新并打造多個標桿樣本,先后推出了多款場景化信創郵箱產品,如攜手中國電子云推出了基于PKS國產化安全底座的信創郵箱產品、263私有云解決方案等,成為業內率先實現信創云郵箱本質安全的公有云郵箱服務商。
在國家“科技自立自強”“關鍵核心技術新型舉國體制”的正確指引下,263集團將繼續與產業各界共同努力,在數字化企業和組織的在網絡安全威脅相關技術上加大投入,力求為用戶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助國家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共同守護國家網絡安全。